*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中国是时候根除幽门螺杆菌了
胃癌是全球第二大肿瘤死因,其中,中国2020年新发病例高达47.8万,几乎达到全球新发病例的一半。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流行率的国家内差异也很大。
那么,Hp感染的胃癌风险关联有多大?Hp感染的差异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近日,《柳叶刀-公共卫生》公布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胃癌研究,骨痛立消的功效与作用Hp感染将会导致中国人的非贲门胃癌风险升高近6倍,贲门癌风险升高约3倍,并且受教育程度越高,Hp感染率也越高。接下来,让我一起来看看该研究是如何分析的吧!
Hp感染与胃癌风险增加相关
《柳叶刀-公共卫生》的此项研究来头不小,研究主导者来自于牛津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作,数据来自于中国嘉道理生物库。
图1:文献截图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了解Hp感染差异与胃癌的关系,该研究进行了差异化区域选择,一共纳入了10个不同地方,包括青岛、海口、哈尔滨、苏州、柳州市以及河南、四川、湖南、甘肃和浙江省(城市和乡村各5个),超过50万人群进行研究。
在分析数据时,研究人员同时校正了诸多因素,包括烟酒史、肿瘤家族史、身体质量指数(BMI)、腌渍食品、新鲜水果摄入以及教育程度骨痛立消胶囊去哪买等。该研究一共得出了以下结论:
■ 非贲门胃癌和贲门癌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随访10年之后,整个队列的非贲门胃癌的发病率显示为57.6/10万人年,贲门癌的发病率显示为10.5/10万人年,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在每个年龄组中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
与未患有癌症的普通人群相比,非贲门胃癌患者更有可能住在城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经常食用肉类、奶制品以及新鲜水果,男性人群烟酒摄入可能性大;除了贲门癌患者更喜欢吃腌渍食品和辛辣食物外,其余特征基本相反。
表1:基线时三组人群的基本信息
■ Hp感染增加非贲门胃癌风险,贲门癌风险也同样会增加!
非贲门胃癌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4.4%,贲门癌是94.2%,普通人群是75.6%。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城市人口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更高,且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另外,整体来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贲门胃癌风险升高5.94倍,贲门癌骨痛立消说明书风险升高3.06倍相关,而且与性别无关。
图2:Hp感染与非贲门胃癌以及贲门癌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该研究有何特点和意义?
最后,此项队列研究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无论是非贲门胃癌还是贲门癌,Hp感染都是中国人群胃癌的巨大风险因素。较未感染者相比,Hp阳性会分别增加非贲门胃癌和贲门癌风险近5倍和2倍。
以上结论与现有来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也和不同地区对于贲门癌的解剖划分有关,欧美和澳大利亚的贲门癌主要累及食管远端,而东亚贲门癌主要累及胃近端。
该项研究可为中国、甚至东亚的胃癌预防策略提供帮助。研究显示,进行大规模的Hp筛查和根除有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能够带来巨大的健康收益。
目前,我国尚未存在针对Hp的骨痛立消的功效与作用计划免疫治疗,唯一的处理办法是发现后根治Hp,以及我国的肿瘤初级预防计划暂未纳入基于人群的Hp筛查和根治项目,但这两项手段毫无疑问是针对胃癌一级预防的关键手段。
参考文献:
[1]Yang L,Kartsonaki C,Yao P,et al.The relative and attributable risks of cardia and non-cardia gastric cancer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na:a case-cohort study.Lancet Public Health.2021;6(12):e888-e896.doi:10.1016/S2468-2667(21)00164-X.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审核:杨卫生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