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立消胶囊去哪买:皮肤经历过夏天的暴晒,秋天的风吹,到了冬天,又要经历严寒 NEMS
骨痛立消胶囊去哪买:皮肤经历过夏天的暴晒,秋天的风吹,到了冬天,又要经历严寒
骨痛立消胶囊去哪买:皮肤经历过夏天的暴晒,秋天的风吹,到了冬天,又要经历严寒
发布时间:2022-03-12 14:15:55

  春暖花开之时,万木吐绿,蜂飞蝶舞,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当寒冬来临的时候,北国天寒地冻,遍地萧瑟,根本见不到蝴蝶的影子,那么,冬天蝴蝶究竟去了哪儿?

  有人说,去了南方,还有人说,钻进了地下。他们说的对吗?确实,很少种类的蝴蝶会像候鸟一样,飞去了南方。

  比较著名的是北美洲的君主斑蝶,也有译为黑脉桦斑蝶的。就从北美洲飞到墨西哥中部的山区越冬,等到春暖之后再回到北美,最远的可以到达加拿大南部,行程几千公里。这么长的距离对蝴蝶来说困难重重,需要几代蝴蝶接力才能完成。以迁飞形式越冬的主要是斑蝶,另外已经知道的还有英国的小红蛱蝶,飞到北非越冬。日骨痛立消说明书本对秋末的斑蝶进行标记,结果被标记的个体在我国舟山和台湾又被捕获,说明日本的斑蝶很可能是在我国越冬的,台湾南部冬季著名的蝴蝶谷,应该就是斑蝶的越冬地。我国大陆的斑蝶应该也是迁飞的,越冬地应该是包括海南在内的华南诸省。有关情况,国内学着已经在开展研究,相信很快就能揭开真相。

  总的来说,迁飞到南方越冬的蝴蝶毕竟少之又少,是极个别的种类,而绝大多数种类的蝴蝶还是留在北方,也就是留在原地越冬,那么,这些蝴蝶又是如何挺过了冬天,是不是真的钻进了地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从昆虫的越冬机制说起。昆虫越冬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低温的影响,特别是温度降到冰点以下,生物体内的水分就会凝结为冰晶,由于冰的体积大于液体水,因此就会破坏细胞,导致组织受损,生物死亡。昆虫采取的普遍对策是提高体内的海藻糖浓度,降低冰点,防止细胞破坏。对于我们人体来讲,组织温度降到℃以下和体内高糖水平都是不可想象的,但却被昆虫很好的利用了,因而,即便北极接近零下80℃的极寒气候,也有蝴蝶能够适应。昆虫越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食物,冬季天寒地冻,昆虫又由于低温失去了运动能力,因此,大多数昆虫冬季都不进食,这就要求昆虫的整个身体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专业术语叫做“滞育”,也就是不吃不喝、停止生长发育的状态。通过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昆虫的越冬机制涉及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当昆虫从滞育过程中苏醒过来,就不再具有这种抵御低温严寒的能力,因此有时春季的倒春寒,对一些昆虫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当然,这种抵御低温的能力,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只有那些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昆虫通过长期适应才能获得,而生活在温暖的热带地区的昆虫就没有这种能力。

  蝴蝶属于昆虫的一个类群。蝴蝶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我们见到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即蝴蝶的成虫阶段,也就是说,所有的蝴蝶都是毛毛虫变的。那么,蝴蝶越冬,是在成虫阶段,还是在其它阶段,还是4个阶段都行?这就要看具体种类了,不同种类练就了不同的本领。由于越冬要启动滞育机制,大多数蝴蝶只在某一个阶段可以启动滞育机制,比如凤蝶只能以蛹态越冬,而冬季来临的时候,凤蝶的卵、幼虫和成虫由于没有滞育机制,只骨痛立消的功效与作用能活活被冻死。从这一点来说,大自然也是相当残酷的,而冬季对蝴蝶、对所有昆虫来说,也是一场极大的考验。所有昆虫,包括蝴蝶,那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先说以卵越冬的蝴蝶。线灰蝶族可以说是卵越冬的代表。

  (线灰蝶越冬卵)

  线灰蝶族有51属184种,分布于北半球,主要分布于亚洲,其中中国有127种,占线灰蝶族种类的69.02%。线灰蝶族的所有种类,都是一年一代,以卵越冬。卵很小,一般直径不足1mm,盘型或面包状,表面有很多刻纹或突起,根据形状和表面刻纹,可以进行种类的区分。雌蝶一般将卵产在寄主植物(木本)的枝条上或者新芽周围,有些卵要在风吹日晒严寒中度过夏秋冬三季,待春季寄主植物发芽后,卵即孵化出幼虫。

  (冰清绢蝶)

  卵越冬的另一个例子是绢蝶的某些种类,绢蝶一般是分布在高纬度或者高海拔的,有着很强的耐寒能力。但是冰清绢蝶却是一个特例,生活在低纬度低海拔地区,秦岭山区有相当的数量。冰清绢蝶生活在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可能与最后一次冰期有关,随着冰期的到来,气候变得寒冷,冰清绢蝶来到了低纬度低海拔地区,但是冰期之后,冰清绢蝶没有退回到高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区,而是随着寄主植物一起留在了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冰清绢蝶的寄主植物是紫堇属植物,这类植物适应了寒冷气候,在冬末春初生长,春季开花结籽,夏季枯萎。冰清绢蝶也与寄主植物同步,冬末春初山上还有积雪的时候,就能从卵中孵化出幼虫,幼虫白天躲藏在石块或者枯叶之下,寒冷的夜晚出来进食,并且生长很快,三月低开始陆续化蛹,四月初就可以见到有成虫发生,五一前后是成虫的盛发期,在秦岭低海拔几乎随处可见。寿命长的成虫可以活到6月下旬。雌蝶产卵看似极不负责,产卵时先在地上爬来爬去,然后似乎是随便找了一块空地,就把卵产下,有时产在枯草上,有时产在石子上,实际上这是蝴蝶妈妈精心挑选的地方,因为蝴蝶妈妈要预测来年哪里会有寄主植物。产下的卵就这样裸露在外,经历夏天的酷暑日晒,秋天的风吹霜冻,冬天的严寒冰雪。来年从卵中孵化出的幼虫,还必须自己去寻找寄主植物。可以说,冰清绢蝶的一生是真的不容易。

  以幼虫形态越冬,可能是蝴蝶之中最多的一种越冬形态。有不下树仍留在寄主植物上过冬的,有下树离开寄主植物在枯枝落叶中过冬的;有单独越冬的,也有集群一起越冬的。在树上越冬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枯叶上越冬,一种是在树干或者树枝上越冬,而在枯叶上越冬的幼虫,骨痛立消全蝎蛇蚁胶囊必会吐丝固定叶柄,以防叶片脱落。蝴蝶的幼虫多为5龄,不同的蝴蝶以不同的虫龄越冬。

  (越冬的某种绢粉蝶幼虫)

  绢粉蝶属的种类都是一年一代,以2龄幼虫做丝巢在树上集体越冬。这类蝴蝶,雌蝶产卵时就集中产卵,从卵中孵化出的幼虫又集体做巢,集体进食,集体休息,表现出集体行动的特点,直到末龄才分散活动。普通绢粉蝶成虫多发生在6月,在6月底或7月,雌蝶产卵,约1~2周,即从卵中孵化出幼虫,幼虫集体卷叶为巢,就在叶巢中吃喝拉撒睡,不久就换一片叶子,继续这样的生活。当幼虫长到2龄时,就停止进食进入滞育状态一直到来年春天树木重新长出嫩叶,幼虫才醒来,继续进食和生长,这样在冬季树木落叶之后,其寄主植物——牛奶子枝头就会悬挂一串枯叶,整个冬天都不会掉落,那就是普通绢粉蝶幼虫的丝巢,在寒冷的冬风中格外显眼。

  (西安太平峪,枯叶里越冬的黄带铠蛱蝶幼虫,完美拟态,你能找见它们吗?)

  黄带铠蛱蝶也是以幼虫形态挂在枯叶上集体越冬,与普通绢粉蝶不同的是,骨痛立消它们不做丝巢,而且是不同的虫龄。不做丝巢,就直接暴露在外,因此它们的颜色和枯叶一模一样,和枯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当春暖花开树木吐绿之后,它们也就苏醒了,随着虫龄的增长,它们的体色会变为绿色,与树叶混为一体。虽然以不同的虫龄越冬,但基本为2~3龄幼虫。

  大紫蛱蝶和拟斑脉蛱蝶是幼虫下树越冬的代表,整个冬季都在树周围的枯枝落叶中,与环境融为一体。春季寄主植物发芽后,又会爬到树上。越冬幼虫多为2~3龄。我一直疑惑的是,这些幼虫苏醒后是如何找到寄主植物的树干的?推测可能是依靠嗅觉。园林部门在冬季对行道树树干上刷石灰水,目的是为了防止毛毛虫(主要是蛾子)重新上树,因此会对这些幼虫造成影响。

  (越冬的眼蝶幼虫)

  眼蝶的很多种类也是幼虫越冬,比较神奇的是越冬的一些幼虫不滞育,还会进食,继续生长发育。这样习性的幼虫还包括红灰蝶、橙灰蝶和南方的白带螯蛱蝶、双星箭环蝶等。

  (越冬的普通绢粉蝶丝巢)

  前面说的,大多数越冬的幼虫都是低龄幼虫,但是也有例外。梳翅弄蝶一年一代,4~5月份发生,寄主植物为豆科的黄檀、刺槐等,6月可见幼虫,但幼虫生长缓慢,直到9月才进入末龄,10月份基本不吃不拉,即所谓的“老熟幼虫”,然后吐丝将几片树叶连在一起做成丝巢,并在丝巢中越冬。到了3月底4月初春暖花开之时,这些醒来的幼虫直接化蛹,等到4月下旬,从蛹中羽化出来的成虫就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了。

  (越冬的金裳凤蝶蛹)

  以蛹越冬的蝴蝶包括绝大多数的凤蝶、部分粉蝶(比如红襟粉蝶、突角小粉蝶等)、部分蛱蝶(比如明窗蛱蝶等)、部分灰蝶(比如琉璃灰蝶、珞灰蝶等)、部分弄蝶(比如绿弄蝶、姜弄蝶等)。值得说明的是,凤蝶似乎只能以蛹越冬,冬季来临时,其它虫态的凤蝶都难逃冻死的厄运。中华虎凤蝶和太白虎凤蝶在陕西秦岭都有分布,但数量稀少,这与其生活史有关。这两种蝴蝶每年4月份发生,其幼虫大约在6~7月份化蛹,然后经历9~10个月的蛹期。蛹期过长,再加上其寄主植物细辛和马蹄香被人为骨痛立消胶囊去哪买大量采挖,使这两种蝴蝶的前途堪危。中国最大的蝴蝶金裳凤蝶在国内分布的北限就是陕西秦岭,其蛹期从8、9月份到第二年的6月份,这期间蛹就挂在枝头任凭风吹雨淋、日晒霜冻。由于数量稀少,中华虎凤蝶和金裳凤蝶已被国家列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越冬的朴喙蝶成虫)

  以成虫越冬的蝴蝶数量较少,比如淡色钩粉蝶、宽边黄粉蝶、大红蛱蝶、小红蛱蝶、朱蛱蝶、孔雀蛱蝶、黄缘蛱蝶、琉璃蛱蝶、朴喙蝶等。这些蝴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翅反面的颜色斑纹能和环境很好的融为一体,当双翅合并停歇的时候,很难被发现,这样它们就可以安然度过冬天。不过,当天气暖和的时候,它们偶尔会出来晒晒太阳。所以,当我们看到雪地上有蝴蝶飞的时候,也不要感到惊奇。

  对于大多数种类的蝴蝶来说,只能以一种虫态越冬,但对一些耐寒能力极强的蝴蝶来说,可能会以多个虫态越冬。

  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最早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的,就是那些成虫越冬的蝴蝶,紧随其后的,就是以蛹越冬的蝴蝶。与颜色发旧、翅已受损的越冬成虫相比,新羽化的蝴蝶颜色鲜艳、翅形完整。再接下来,幼虫越冬的蝴蝶也陆续加入进来,到了6~7月份,就是每年陕西秦岭蝴蝶最多的季节。随着冬去春来,让我们走出家门,去自然界发现蝴蝶的秘密吧。

  李宇飞/文 周利平 李建文 李宇飞/图